图片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在总体要求部分,《意见》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来看,《意见》围绕区域发展、产业结构、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消费模式、科技创新等不同领域提出总计33条意见。
其中有不少新表述,比如“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等。
作为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生物以生物基材料替代化石基材料的特征,在全面绿色转型的时代目标下,具备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在《意见》中,也多次出现了有关合成生物的内容,诸如“生物质能”、“可持续航空燃料”、“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彰显了中央对合成生物这一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鼓励支持。
而在地方层面,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山西、重庆、湖北、甘肃、贵州、福建等地,均明确提出了合成生物学方向的规划和布局,陆续出台支持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的落地政策。
可以预测的是,未来,我国对于合成生物产业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这一新兴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合成生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基础条件差别之大在世界上少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新时代区域如何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
上海日前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并提出,到2030年,建设合成生物全球创新策源高地、国际成果转化高地和国际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这一“高举高打”的风格契合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定位,而除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一轮合成生物产业浪潮也给了中西部地区宝贵的发展契机。
例如,川宁生物将厂址设在新疆伊犁,因当地气候条件更适合生物发酵,且煤炭、电力、玉米、水等原料价格更低,具备资源及成本优势。十余年来,川宁生物立足新疆,目前已发展成国内生物发酵领域规模大、生产工艺先进的抗生素中间体产品全球头部供应商。
又比如,凭借安琪酵母这一“链主企业”强大的带动能力,湖北宜昌的合成生物产业迅速成型,目前已形成了以安琪酵母、安琪酶制、美琪健康、微琪生物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条,计划到2035年培育形成500亿元产业集群
图片
合成生物产业具有鲜明的“在地属性”,与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创新等密切相关,对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培育新增长点、开辟新兴赛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合成生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举措。
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图片
《目录》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在鼓励类项目中,关于合成生物,《目录》列出了多个具体领域: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

     

  •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应用: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 生物基材料: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高分子材料、试剂:芯片、干扰素、传感器、纤维素生化产品开发与生产

     

  • 大规模高效细胞培养和纯化、药用多肽和核酸合成技术,抗体偶联、载体病毒制备等技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升级

     

  • 采用发酵法工艺生产小品种氨基酸,以糖蜜为原料年产8000吨及以上酵母制品及酵母衍生制品,新型酶制剂和复合型酶制剂、多元糖醇及生物法化工多元醇、功能性发酵制品等开发、生产、应用,酵素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及工业化、规范化生产

     

  • 采用绿色、环保工艺与装备开发、生产可降解纤维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聚已内酯、PHA、PLA)等〕、莱赛尔短纤及莱赛尔纤维长丝、生物基纤维材料(以竹、麻等新型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海藻纤维、壳聚糖纤维、动植物蛋白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生物基聚酯等)

     

合成生物推进“绿色消费”

新公布的《意见》中首次对“绿色消费”进行系统部署。

 

《意见》中明确,优化政府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等。

 

面对医药、食品、农业、美妆、化工、能源等广阔下游领域,合成生物通过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服务,为“绿色消费”提供供给侧动力。
例如,在食品行业,合成生物一大方向为替代蛋白,即非动物来源的蛋白质,主要应用包括肉、奶、蛋等。
图片
目前,部分替代蛋白产品已在国内外获批上市,其中部分已经可以做到与动物来源蛋白口感相似、成本持平或者更低的程度,并以健康、环保的优势吸引一批忠实消费者。
预计到2035年,替代蛋白的全球消费量将达9700万吨,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1%。
又比如,在纺织业,部分企业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更强、更轻、更环保的纤维,这些原料被一些时尚巨头所青睐。
全球知名瑜伽服厂商lululemon就推出了由植物基尼龙制成的产品,爱马仕、古驰、巴黎世家等多家奢侈品品牌也相继押注生物基皮革材料。

 

合成生物加速科技创新

合成生物学是一项基于工程化理念的跨学科领域,涉及生物学、化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图片

图:合成生物发展历史

 

早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即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将合成生物学及其关键技术上升至国家战略方向

 

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将基因与生物技术(合成生物等)列为重点突破的七大科技前沿领域之一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再次明确强调要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

 

具体来看,合成生物上游使能技术包括且不限于:

 

  • 基因组的合成与组装、DNA存储、基因编辑

  • 蛋白质分子进化、功能蛋白质的计算机辅组设计

  • 细胞工程与基因电路工程

  • 无细胞合成生物体系

  • 自动化生物铸造厂

 

而在实际研究中,合成生物又与人工智能、自动化、高通量等前沿技术紧密结合,大大加速生命的研究、改造和创造过程,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吸引了世界发达国家政府部门、高校院所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此外,合成生物的技术突破还具有极强的“外溢效应”,在医药健康、农业食品、化工能源、材料电子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赋能作用。

 

总的来看,合成生物具备关键共性、前沿引领、现代工程和颠覆性创新四大特征,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