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出炉。
事关低碳绿色发展,中央高调发声。

 

全会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资源能源约束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这一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作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点任务。

 

2020年,中国向世界做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建立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生产制造体系迫在眉睫,这其中合成生物学成为重大方向。

 

研究显示,生物基化学品每吨生产可减少约300吨煤碳使用、近80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到2030年中国利用生物资源将减碳超9亿吨,到2060年将减碳超20亿吨。

 

经过多年的发展,合成生物学已经从技术探索走向生产应用,规模化量产与经济效益均已实现,凭借低成本,高质量,绿色环保等优势,替代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工艺,革新原有的产业格局

 

BCG报告显示,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预计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在2028年体量将达到近500亿美元。

 

在战略层面,以合成生物为核心的生物制造,正在成为新一轮大国博弈的焦点。

 

美、英、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纷纷押注合成生物,发布相关战略部署和支持计划。

 

我国于2022年推出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点提及“生物制造”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生物制造”被列为新增长引擎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作为重要的绿色科技产业,合成生物将在未来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这一新兴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