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100个人里面,就有将近一半的人可能被检查出患有脂肪肝1。高糖高脂肪的饮食结构、长期饮酒、熬夜加班等,都可能是伤害肝脏的“凶手”。身体出现的乏力、肝部隐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2等问题,都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对于已经受损的肝脏而言,仅靠生活习惯的调整和日常养护,其帮助肝脏恢复最佳状态的效果收效甚微。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肝脏“净化”已经出现的伤口,才能做到“净肝”“护肝”双结合,在此基础上才能重新拥有一个健康的肝脏。

 

 

 

01

 

 

 

肝脏与脂肪肝

肝脏是人体内最活跃的一个器官,它就像一个大工厂,掌管着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负责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多种物质在内的代谢活动3。肝细胞就像是这个大工厂中不停运转的“机器”,肝脏大部分的生理任务都由他们完成。为了更高效地执行任务,他们需要线粒体作为“电池”,源源不断的为他们提供能量。每个肝细胞内都含有1000-2000个线粒体,参与包括尿素循环、铁代谢、钙储存稳态、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等多种重要的细胞活动。所以一旦线粒体功能出现异常,就容易导致肝脏的功能也会相应受损,无法完成代谢、解毒等任务,并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4

图片

为什么线粒体受损会容易引起脂肪肝等肝脏问题呢?

这是因为肝脏作为脂肪代谢的工厂,脂肪酸的摄取、储存、输出和氧化都能在此完成。一旦脂肪酸的摄取、储存与输出、氧化之间失去平衡,就有可能出现脂肪酸过度累积的现象。线粒体作为这条“生产链”上的“电池”,支持着脂肪酸氧化释放能量。所以一旦线粒体受损“停电”,就有可能导致脂肪酸没有动力进行氧化分解,而在体内不断累积,最终就有可能形成脂肪肝5

线粒体氧化产生过量的自由基(ROS)是其“停电”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恢复肝脏功能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线粒体抗氧化、解决ROS。如果将ROS视作线粒体工作过程中的“电阻”,有两种方法能将它解决。一种是给线粒体通行开辟另一条道路,绕过这个“电阻”中断它的反应。体现这种抗氧化方法的抗氧化剂常见的有辅酶Q10、还原型辅酶I(NADH)、微量元素(锌)、维生素A等。另一种方法则是直接将“电阻”去除。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等通常具备这种能力。这些都是线粒体抗氧化领域常见的“老将”,在解决脂肪肝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些年来,抗氧化界冉冉升起了一颗“新星”——MitoQ分子,目前国内外已有诸多学者对MitoQ分子展开了研究。今年6月份,由我国浙江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针对于MitoQ分子的科研项目合作也已展开。那么作为后起之秀,它是否能成功“上位”,创造线粒体抗氧化领域的另一个传奇呢?作为一颗“新星”,它又具备了哪些与众不同的能力?

 

02

 

 

 

解密线粒体抗氧化领域的“新星”成分

——MitoQ

上世纪90年代,剑桥大学的Mike Murphy教授研发出一种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米托醌(MitoQ分子,后简称MitoQ)。和辅酶Q10一样,MitoQ也是通过中断“电阻”反应恢复线粒体功能。不同的是,辅酶Q10经常会被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拒之门外”;而MitoQ在辅酶Q10的基础上还与亲脂性阳离子三苯基磷(TPP)结合,其中TPP就像一串“门禁密码”,帮助MitoQ直接进入线粒体内并不断累积,能更有效地防止线粒体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6。MitoQ的这个独到之处,让它在肝脏健康领域备受关注。它也通过各种证据向大家证明了它的实力。

图片

左图:MitoQ分子式;

右图:MitoQ作用机制图。

 

 

 

1

 

 

 

 

MitoQ与酒精相关性脂肪肝炎:减少酒精诱导的脂肪变性和氧化损伤

酒精会造成线粒体蛋白不可逆地被氧化,还会导致肝细胞膨胀和脂肪变性,造成脂肪酸代谢失调,引起脂质积累而发展成脂肪肝7

研究发现MitoQ可以抑制线粒体氧化和肝脂肪变性。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给大鼠喂食乙醇制造出类似于人体内长期饮酒后的肝脏状态,并给它们使用不同剂量的MitoQ(5 和 25 mg/kg/天)。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使用MitoQ能改善这些大鼠体内的脂肪变性,减少了含有不饱和脂质的脂肪性囊泡的数量和大小7

这个实验向大家证明了MitoQ能很好地改善酒精引起的脂肪变性,保护肝脏免受酒精诱导的氧化损伤。

图片

图片

上图:MitoQ降低酒精引起的脂肪变性脂肪变性;

下图:MitoQ减少脂肪性囊泡的数量和大小。

 

 

 

2

 

 

 

 

MitoQ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减少脂肪变性,增加抗氧化分子

2023年MitoQ再次向大家证明,它不仅能改善酒精引起的脂肪肝,还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这项实验向大家证明了对于饮食诱导的脂肪肝,MitoQ也一样能有效减少脂肪变性和炎性病灶。而且,MitoQ治疗还能显著增加另一种形式的抗氧化剂分子:SOD和过氧化氢酶等,帮助线粒体抗氧化8

图片

上图所示,添加MitoQ能减少脂肪变性和坏死性炎症反应。

图a:肝脏脂肪变性和坏死性炎症的组织学评估。

 

 

 

3

 

 

 

 

MitoQ与酒精肝:恢复ALDH活性,加速乙醛清除

酒精会导致肝脏内不断累积一种“剧毒”物质——乙醛。虽然线粒体中的乙醛脱氢酶2(ALDH2)就具有“解毒”作用。但是线粒体“解毒”同时会产生过量ROS/RON(活性氮),削弱ALDH2的功能9

研究发现,MitoQ能显著降低肝脏和血浆内的乙醛水平,帮助恢复ALDH的活性以加速乙醛清除9

图片

上图所示使用MitoQ能降低乙醛水平,恢复ALDH活力。图:

(A) 肝乙醇和乙醛浓度;

(B) 血浆乙醇和乙醛浓度;

(C) 肝脏 ALDH 活性;

(D) 肝乙醇和乙醛代谢酶的表达。

除了能对肝脏进行细胞级养护的MitoQ之外,一些其他成分也能有助于受损肝脏的恢复,如常见于咖啡豆中的绿原酸、保肝类产品中常出现的奶蓟草成分以及一些矿物质如锌、铬等,这些常见于市场的“老将”成分对于受损肝脏的恢复也能起到不错的疗效。

 

03

 

 

 

传统抗氧化剂:“前浪”选手的稳定发挥

 

 

1

 

 

 

 

绿原酸——减少脂肪堆积,提升肝脏代谢能力

绿原酸是咖啡中仅次于咖啡因的物质,同样具备中和ROS的抗氧化功能10。同时它也能促进人体代谢,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绿原酸可以用来改善包括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等在内的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绿原酸能帮助体脂含量在12周内下降3.6%,葡萄糖吸收减少6.9%11。这证明绿原酸能帮助人体维持血糖平衡,这对于肝脏调节糖分和改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

上表所示含绿原酸能帮助体脂从27.2%下降到23.6%。表:体脂平均值±标准差,持续12周

 

 

 

2

 

 

 

 

奶蓟草——降低肝脏脂质含量和MDA含量

在很多传统保肝类产品中都能看到水飞蓟的存在。奶蓟草作为它的高纯度提取物同样具备这些功效。

研究发现,奶蓟草不仅能加快体内代谢,降低肝脏内脂质含量,同时还能显著降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其中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会产生的一种“有害物质”,它的存在会损伤肝细胞,影响其功能12。而奶蓟草能通过降低其含量,“净化”肝脏内环境。

图片

上图所示使用82天水飞蓟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如图B所示,血清中MDA含量下降。图A:SOD活性;图B:MDA含量。

 

 

 

3

 

 

 

 

锌+铬——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减少甘油三酯累积

锌作为一种常见的矿物质,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的功能而被人们熟知。但其实它还能改善代谢紊乱和血脂异常13有研究证明体内锌元素缺乏时,可能会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所以,及时补充锌元素,也能使肝脏减少脂肪变性的可能14

同样是矿物质,铬元素通常会被忽视,但它也是人体所必需的存在。研究证明,铬同样具备保护肝脏的作用,能减少肝脏内甘油三酯的累积,升高代谢酶帮助肝脏脂质分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保护作用15

肝脏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总是容易被人忽略。往往等人们意识到肝脏出现问题时,可能它已经跳跃式的发展成了“肝癌”等重症。因此需要我们主动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呵护,选择科学有效的成分能帮助人体修复受损肝细胞,清除自由基,让肝脏保持“通电”。当然,是选择“新星”成分还是相信传统“老将”成分,还需要更多时间去验证。如果这两者能强强联合,又会产生什么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当然,选择科学的成分很重要,改变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哦~

 

---参考文献---

 

1. Man S, Deng Y, Ma Y, et al. Prevalence of Liver Steatosis and Fibrosi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Various High-Risk Populations: A Nationwide Study With 5.7 Million Adults in China. Gastroenterology. 2023 Oct;165(4):1025-1040. 

2. 内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91-405.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2024,32(5):418-434.

4. Chen P, Yao L, Yuan M, et al.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liver diseases. Genes Dis. 2023 Sep 17;11(3):101115.

5. 陈佳豪, 周振华. 肝细胞脂质代谢异常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NAFLD发病和疾病进程中的研究进展. 肝脏. 2023, 28(11):1372- 75.

6. Gane EJ, Weilert F, Orr DW, et al. The mitochondria-targeted anti-oxidant mitoquinone decreases liver damage in a phase II study of hepatitis C patients. Liver Int. 2010 Aug;30(7):1019-26.

7. Chacko BK, Srivastava A, Johnson MS, et al. Mitochondria-targeted ubiquinone (MitoQ) decreases ethanol-dependent micro and macro hepatosteatosis. Hepatology. 2011 Jul;54(1):153-63.

8. Turkseven S, Turato C, Villano G, et al. Low-Dose Acetylsalicylic Acid and Mitochondria-Targeted Antioxidant Mitoquinone Attenuate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 Antioxidants (Basel). 2023 Apr 21;12(4):971. 

9. Hao L, Sun Q, Zhong W, et al. Mitochondria-targeted ubiquinone (MitoQ) enhances acetaldehyde clearance by reversing alcohol-induce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rotection against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Redox Biol. 2018 Apr;14:626-636.

10. Olthof MR, Hollman PCH, Katan MB: Chlorogen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are absorbed in humans. J Nutr 2000; 131: 66 – 71.

11. Thom E. The effect of chlorogenic acid enriched coffee on glucose absorp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its effect on body mass when used long-term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people. J Int Med Res. 2007 Nov-Dec;35(6):900-8. 

12. Xiao, P., Ji, H., Ye, Y. et al. Dietary silymarin supplementation promotes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proves lipid metabolism and health status in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fed diets with elevated lipid levels. Fish Physiol Biochem 43, 245–263 (2017).

1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科学出版社.

14. Himoto, T., Nomura, T., Tani, J. et al. Exacerba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epatic Steatosis Deriving from Zinc Deficiency in Patients with HCV-Related Chronic Liver Disease. Biol Trace Elem Res 163, 81–88 (2015).

15. Chen WY, Chen CJ, Liu CH, Mao FC. Chromium attenuates high-fat diet-induc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KK/HlJ mice.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0 Jul 2;397(3):4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