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经,去高校院所找项目十分流行,甚至出现了一波VC们“疯抢”教授的浪潮。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高校院所创设和参股公司数量达到3415家较2020年增长21.6%,较2019年增长64.7%


但是近来,这类行为却有所降温。


最大的原因在于,科学家创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一批投资机构为此交了学费。


知名技术转化公司巴士底曾经调查发现:美国高校教授创业的成功率仅为3%

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发现,想要一家科技初创企业走得更远,技术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是最顶尖的科学家创业,也不乏失败的案例。


为此,经纬创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他给科研/技术背景出身创始人的9条真诚的干货建议


作为一家老牌创投机构,经纬投出过小鹏、理想、饿了么等众多知名项目,在合成生物领域也投资了超过10家初创企业


这九条建议切中普遍痛点,智药局在每条建议下也整理了自己的所见所想,供大家参考。


如果您是已经或者想要创业的科技人才,也许下面这些点可以帮助扫清创业道路上的很多障碍。


1.找到值得占有一定股份的商业合伙人、联合创始人


与科研相比,创业是个更加复杂庞大的事情,单打独斗往往难以面面俱到。


必须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与不足,科学家擅长研发创新的同时,可能在商业化、公司运营、募资等方面力有不逮。


所以找到同路人就格外重要,尤其是财务、产业背景的资深人士,他们将帮助项目快速补上短板。


需要注意的是,你所找的这个人,要是平等的伙伴,而非下属。


图片

图:基因泰克两位不同背景创始人的默契配合被传为行业佳话

这些职业经理人往往已经在自己的行业摸爬滚打了10-20年,才能获得足够的专业能力和人脉资源。


这些人之所以选择加入初创公司,可能是职场面临天花板,也可能是想要实现自身抱负。


而初创公司想要吸引这样的人才加盟,在给足待遇的同时,也需要配合股权激励和决策机制,毕竟他们可能不缺高收入的岗位,更期待的是一份更加广阔和值得信赖的发展平台。


2. 找到有战略高度、能长期作战的、在创业公司证明过的人力资源总监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人,有了对的人,才能一起做成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出色的HR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有多么重要


图片

不过,在实践中,很多合成生物初创企业的HR却没有得到重用。


究其原因,一些科学家在选人用人方面没有走出舒适区,囿于原来的圈子。


比如,一些教授创业,倾向于选择自己的学生组成管理团队,一线员工也大多从自己任职的学校中挑选。


当然,这样的行为有其优势,熟人之间更加了解,更知道彼此的优缺点和岗位的胜任程度。


但也可能存在思维固化等风险,并且不利于公司拓展新的业务。


聘用专业且行业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总监,有助于建立更加完整的人才体系和梯队,培养更全面、更持久的团队力量。


张颖表示,这个人一定要高配、超配、前置配,必须从公司的最早期,成立的第一天就要有。


3. 相信专业的力量,相信前置的严谨能避免很多坑


许多初创公司的倒下,是因为自己内部出了问题,在自己人的内耗中错失了发展机遇。


为了大大降低这类情况发生的概率,创业之初就要做好准备,尤其是股权、财务、法务等方面的设计与安排。


预先的悉心设置,让一切有规可循,将会避免后续可能一系列的拉扯。


隔行如隔山,大部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对公司如何组建、如何运营的细节都不甚了解。


好在现代社会高度分工,凡事不一定全都靠自己,寻求知识产权机构、孵化平台、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帮助,能够有效避免踩坑。


一些合成生物领域的高校院所,也已构建起成熟的技术转化与项目孵化体系,通过配合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以及产业各方,以专业方法加速成果落地,为科学家解决创业初期的各种难题。


4. 系统性设计自己的全面成长


创业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发现自己不足并补齐的过程。


保持空杯心态,与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观点的人交流学习,会产生新的收获。


并且,即使工作再繁忙,也要抽出时间多读书,系统性的学习商业、经济以及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


我们接触的部分科学家,不但对自己所在领域的现状和趋势信手拈来,甚至写了一篇论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选品逻辑


拥有这样的认知,无论是自己做事,还是说服别人,都大大增加了成功概率。


目前这位科学家的技术成果转化非常顺利,公司已获得行业巨头和地方国资支持,产线加速建设中。


一家成功企业的创始人,一定是个“通才”,这样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图片

图:马斯克就是通才型企业家的典型案例

5. 不设限地与不同领域创始人碰撞


而在与各类人接触的过程中,有一类人需要格外重视,那就是创始人。


创始人是一个初创公司的灵魂,他们看的更多、想得更多、背负的也更多。


不同领域的创始人们,更像是心灵上的“同路人”,虽然你们并不在一个赛道,但目标相同——让公司生存并发展。


所以,在技术落地、业务创新、商业模式乃至财务、人事管理上,创始人之间拥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碰撞出不少火花。

此外,创始人们通常拥有更大的权力和行业资源,通过与他们接触,也有助于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6. 先知识产权,后论文


随着近年来合成生物商业化不断取得成果,关于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一些科研人员习惯于将最新研究首先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导致未经保护的成果被传播、利用,让别人抢占了先机。


但另一方面,申报专利将会有较长的准备和等待周期,会推迟论文的发布时间。


那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是先申请知识产权还是先发表论文?


从创业角度出发,一定是知识产权优先,论文的发表要配合前者的申报节奏。


对于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是重要的护城河,进可抢先占领制高点,退可巩固市场地位。


而合成生物领域,从上游的使能技术,到中游的生产工艺,再到下游的产品,相关技术的界定更为复杂,为知识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带来困难。


为此,技术背景的创始人们更应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积极请教律师等专业人员,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7. 转换市场思维,不要自嗨,适当放下心中的骄傲


合成生物先驱Amyris的惨败告诫着人们,拥有领先的技术不是万能的。


图片

最终能够获得商业成功的,往往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最适合的技术。


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技术能干什么,要多想想市场真正需要什么。


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需要放下身段,向市场学习,虚心接受各方建议并积极做出调整。


8. 以创始人为主导去主动学习和了解政策


审批决定了原料、制品能否进入市场,作为合成生物公司的创始人,要重点关注国内外的相关法规政策和最新动态,包括工艺、用途、使用范围等方面。


而在当下各地招商引资如火如荼的当下,这条建议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互动,成为创始人们的必修课之一。


随着生物制造被写入政府报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多地都在加快布局,一大批引导、扶持和激励政策已经或者正在落地。


面对这一发展机遇,科学家们更应该积极接触政府人士,了解当地发展情况,获得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具体来看,各地的经信局、科技局、商务局、投资促进部门、产业园区的管委会以及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等,这些主管单位都是关键节点。


9. 懂人性,允许灰度的存在


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的核心,这意味着在科研中正确与错误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


而在商业世界里,背后还是人起主导作用,而人性是复杂的,不是绝对的非黑即白,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


在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时,将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对错并不是最先考虑的,而是想尽办法解决问题。


图片

这个过程中,积极开放的心态、灵活的处事手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十分必要。



—The End—

推荐阅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