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近日,2024年上市公司半年报基本披露完毕,合成生物上半年成绩单揭晓。

 

头部企业的最新经营数据,是观察市场动态、分析行业现状的的重要窗口。

 

据智药局不完全统计,超过20家A股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以及后续交流中提及“合成生物”,成为相关公司业务布局的重点领域。

 

我们选取了5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行盘点,有的风头正盛,收入利润高速增长;有的则陷入转型焦虑,亟需破局之道。

 

如此强烈的反差,实际上折射出行业内的温差,冰与火的游戏,正在上演。

 

 

川宁生物:仍在爬坡阶段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1.95亿元,同比增长3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66亿元,同比增加96.05%

 

具体来看,抗生素中间体贡献了公司绝大多数业绩,合成生物产品尚未放量

 

目前川宁生物合成生物学产品包括红没药醇、5-羟色氨酸、肌醇、角鲨烯等,其中红没药醇是公司首个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合成生物产品。

 

图片

 

红没药醇是一种最初来源于植物的倍半萜烯醇类天然产物,在舒缓修复敏感肌肤、美白、口腔护理以及洗护产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全球市场红没药醇需求约为500-800吨

 

在投资者问答中,川宁生物表示红没药醇的规划年产能是300 吨,年销售目标在50吨左右,具体的销量还需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民生证券医药团队分析称,规模化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预期公司合成生物学业务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0.8、2.8和3.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0.2%、45.2%和45.8%。

 

 

华熙生物:亟需下一个爆款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11亿元,同比减少8.61%;实现净利润3.41亿元,同比下降19.51%

 

这是华熙生物自2019年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营收下滑

 

具体来看,支撑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明显下滑,收入同比下降29.74%。

 

公司表示,该业务仍处于管理变革深水区,经营措施有所收紧,市场拓展未能完全展开,从而影响短期经营成果。

 

图片

 

2024年被华熙生物视为“变革元年”,“管理”“变革”是此次半年报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公司表示这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合成生物成为华熙生物的核心主题,将自己定位为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95个,包括6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完成上市。

 

事实上,华熙生物已经基于合成生物技术推出透明质酸和麦角硫因等原料产品,在提高纯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负责人表示,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生产的麦角硫因的纯度能达到99.9%,价格也从过往的20万元/公斤降到几万元/公斤。

 

此外,公司红景天苷、甘油葡糖苷、人乳寡糖和肌肽等合成生物产品也在进一步产业化中。

 

当玻尿酸告别红利期,华熙生物能否凭借合成生物押中下一个爆款,仍有待时间去验证。

 

凯赛生物:业绩暴涨,借势扩张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

 

凯赛生物成立于2020年,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材料的全球前列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能11.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 5 万吨),以及系列生物基聚酰胺(年产能 10 万吨)及其复合材料。

 

凯赛生物称,此次增长主要系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同时新产品癸二酸产能放量,长链二元酸销售量、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

 

半年报显示公司长链二元酸实现营业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39.9%,占到全部收入的90%。

 

良好的增长态势为凯赛生物的积极扩张提供底气,上半年来公司重点工作包括:

 

持续加强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投入研发费用 1亿元,同比增加16.12%,在绿色二元酸、生物基哌啶、生物基长链聚酰胺、高温聚酰胺、连续纤维增强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等研发项目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今年5月,凯赛生物、招商局集团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打造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

 

图片

 

通过战略布局赋能业务发展:2024 年 1 月,公司与具有丰富仿真模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 3P.COM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旨在为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各类产品应用提供最后一步的技术衔接。

 

不过,公司也对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建设时间进行了调整,从2024年12月31日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关于项目延期的原因,凯赛生物称,聚酰胺客户需求释放有一定过程。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生物基聚酰胺系列商品营收为7855.2万元,同比增长12.6%。

 

公司表示,系列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目前处于产业化推广阶段,尚未进入稳定运营期,收入及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单位成本较高、存货周转率相对较慢

 

 

华恒生物:内卷受害者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16亿元,同比增长19.57%;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下降21.72%

 

至于为什么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反而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行业内新产能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缬氨酸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

 

山西证券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缬氨酸均价约为1.52万元/吨,同比下滑41.53%。

 

传统优势产品面临残酷价格战,华恒生物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图片

 

公司表示,新产品 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精氨酸开始陆续按计划投入生产。

 

目前,围绕上述产品矩阵,华恒生物正在建设相关产线,包括:

 

赤峰基地:年产5 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建设项目、年产 5 万吨的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生物法交替年产 2.5 万吨缬氨酸、精氨酸及年产 1000 吨肌醇建设项目

 

秦皇岛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建设项目

 

巴彦淖尔基地:交替年产 6 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年产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

 

在下游应用领域中,美妆成为公司重点拓展方向之一,华恒生物今年推出了旗下首个个人护理原料品牌Bioblanca®1,3-丙二醇,亮相巴黎In-cosmetics Global全球性美妆原料大展。

 

 

锦波生物:起飞的重组胶原蛋白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6.03 亿元,同比增长90.59%归母净利润 3.1 亿元,同比增长182.88 %

 

围绕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锦波生物打造了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三大业务。

 

其中医疗器械占绝对大头,上半年为公司带来5.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91.84%。

 

其中,公司重点医疗器械产品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剂产品(三类医疗器械),其聚焦纠正眼周鱼尾纹、眉间纹、额头纹,截至24H1末,已覆盖终端医美机构约3000家。

图片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备受关注,可被广泛应用于功效性护肤品、医疗美容、营养保健等领域。

 

有机构测算,2022-2027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将以42.4%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规模将从185亿元增至1083亿元。

 

市场预计,2025年胶原蛋白市场份额将超越玻尿酸成为护肤品第一大原料

 

而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深耕多年的锦波生物,借助这一风口,积极提升生产和销售能力,巩固和拓展行业份额。

 

8月2日,锦波生物发布公告,拟投资不超过2.2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胶原蛋白生产车间,旨在为未来扩产做准备。

 

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62.52%,原因则是销售团队的扩充以及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