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8月28日-29日,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作为首届以生物制造为名的行业顶级大会,汇聚1000多名政府高层、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以及投融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共商生物制造行业未来趋势和机遇与挑战。

 

图片

会上释放了多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包括8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的《聚力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合肥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

 

同时还落地了多项“全国首个”合作组织,包括拥有80位行业知名专家的国内首个生物制造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国内首个生物制造产业方阵

 

合肥市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更对生物制造产业表示高度重视。

 

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合肥积极抢占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新赛道,已经集聚了30多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正处于起步良好、加速奔跑的关键期。

 

面向未来,合肥将抢抓全球生物经济变革新浪潮,健全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打造全国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大会还披露了哪些关键政策信息?未来的生物制造行业又将拥有怎样的可能性和生命力?

 

四位院士出席 百亿级产业大会

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合肥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共同主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马光辉、赵国屏,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学军,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等专家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茅台集团、安琪酵母、华恒生物、微构生物、凯赛生物等重点生物制造企业代表1000余人参加活动。

 

前文提到,会上成立了2项合作组织,发布了2份重要规划文件。

 

其中生物制造产业方阵,由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联合行业内首批8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

 

方阵单位代表在会上发布倡议,倡议各成员单位联合加强政策研究、跨界合作,推动政策落地,促进创新和资源共享,合力推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另一方面,国内首个聚焦生物制造产业的高端智力平台“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也在会上成立,近80位行业知名专家成为首批成员。

 

委员会将搭建产学研用金等产业各方专家深度参与的研究交流平台,对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开展深入研究。

 

图片

针对业界关心的产业化问题,会上还评选出10项“2024生物制造产业化优秀案例”,包括PHA、维生素 B5 、1,3-丙二醇、麦角硫因及HMO等产业热门应用。

 

图片

 

安徽省首个生物制造产业园 ——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也在会上发布。

 

据发展规划,该产业园落地长丰县,聚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区、安徽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先导区和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地、合肥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图片

 

该产业园初步确立“南研北制”布局,以生物制造产业为主,建设小试平台孵化基地、中试平台加速基地、量产平台基地、检验检测平台基地等。

 

长丰县目前已汇聚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和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微构工场、和晨生物、昌进生物等重点企业,初步形成合成生物产业集群。

 

根据今年2月的审批消息,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29.5亩,计划总投资约24亿元

 

与此同时,作为本次大会重点项目之一,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二期子基金——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基金成功签约

 

图片

安徽省投资集团旗下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二期基金和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作为基石出资人,联合合肥市、芜湖市相关出资主体,基金规模20亿元,重点投向生物制造产业及生物技术方向。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多项产业对接和签约活动,总签约项目和基金总规模达百亿元级

 

 

生物制造 合肥全力奔跑

近年来,合肥市政府动作频频,积极布局生物制造。

 

去年11月,合肥市发改委牵头成立生物制造产业专班,制定了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谋划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5月25日,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举办,发布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实现“1533”总体发展目标,即:

 

  •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设10家以上创新平台;

  • 引进培育5家以上全国生物制造领域具备重要影响力的引领型企业;

  • 建设3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专业产业园区;

  • 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此外,《行动方案》还明确3个重点方向10项主要任务:

 

其中包括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应用研发推广中心,以“揭榜挂帅”形式开展生物制造产业技术攻关,突破1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下端产业应用方共建10家以上场景实验室;在“生物制造技术+”领域以应用示范推动“1-100”的扩散增长。

 

在长丰县、合肥高新区等地规划建设不低于2000研发中试集中片区和生产制造基地。

 

同时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丛林;组建1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孵化基金,聚焦早期科技型优质项目和团队。

 

会上,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现场揭牌。

 

该研究院依托中国工程院郑裕国院士团队科研技术力量,致力于合成生物学研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写在最后:

 

生物制造,是一场国运之争。

 

这股有望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力量,通常与战略、产业、新质生产力等词汇共同出现在报告上。

 

但这不意味着,宏大叙事下的个体可以被忽略,一切伟大工程的背后,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随着合成生物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各个领域都在尝试与生物制造建立连接,参与到这场“头脑风暴”中来。

 

我们也迫不及待地需要知道,那些成功实现市场落地的企业瞄准了哪些需求痛点?生物制造产业之路能否有一套“标准答案”?

 

而这场聚焦生物制造的“工匠”、“智者”与“促进者”的大会,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我们解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