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投不投合成生物学”的争论,引起行业内不大不小的涟漪。

 

事情的起因是公众号“药可药非常药”的作者发了一篇标题为《我不投合成生物学》的文章。

 

作者对当下合成生物学的商业化和投资逻辑提出了质疑,我总结了下这篇文章的要点:

 

1、合成生物学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最终要落地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产品
2、合成生物公司需要找到明确可行的商业化路径,而不是仅仅强调技术

 

上述观点很有代表性,反映出一些投资人对于当下合成生物的顾虑,当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有同意作者观点的,也有反对的,甚至还有人身攻击的。

 

图片
这篇文章后来被广泛传播,使得行业里的意见领袖也加入讨论。

 

公众号“芳博士”写了一篇《“我不投合成生物学”——是因为受骗上当了,还是想引起重视?》作为回应。

 

芳博士一直坚定看好合成生物的发展,在她看来,不投合成生物的人大多是看不懂或者没耐心。

 

必须承认,“我不投合成生物学”这个标题确实简单粗暴,但也容易引起歧义,之后作者也做出澄清,说不投合成生物学不意味着合成生物学不值得投。

 

在我看来,抛开文章在传播过程中被人刻意放大的争议性,仅就双方原本的观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有其合理性。

 

虽然“药可药非常药”和“芳博士”都是投资人身份,但能看出来,两方代表的群体明显不同。

 

前者考虑的更多是投资方的利益,技术再怎么牛叉,最终都要落到回报上面,因此市场、产品、客户这些商业因素就很重要。

 

而后者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自身定位,都是更偏向产业这一边,她需要为创业者鼓与呼,为这个新兴行业发声,带来宝贵的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芳博士可以喊出“哪怕三年,哪怕十年,哪怕三十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而如果哪个GP说这种话,LP估计要提刀了,再耐心的资本也顶不住三十年退出期。
光景好的时候,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理想主义,大家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发展空间与前景,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高大上的概念。

 

整体环境恶化的时候,双方的矛盾也就逐渐暴露。
创业者总希望资本能够更加“耐心”,而投资人则表示我也有苦衷,总要给LP一个交代。

 

图片
IPO实质性收紧后,项目退出的方式更少了,这也倒逼一级市场越来越看重能够盈利分红的企业。
很多创始人反映,接触他们的投资人越来越保守了,融资条款无比苛刻,对赌回购大行其道。

 

创业者和投资者本应是同路人,如今却在相互倾轧、相互消耗,错在谁?

 

可能大家都没有错。

 

实际上,类似上述争论,之前也在AI圈上演过,那一波讨论的影响范围更广。

 

一方的代表人物是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92年出生的他,是中国大模型头部公司创业者中最年轻的一个,曾担任清华大学助理教授,世人眼中的天才。

 

另一方则是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入行近二十年,投过滴滴、饿了么、小红书等多个经典案例,是投资界人人皆知的老炮。

 

杨植麟坚定看好大模型创业,认为这是未来十年唯一有意义的事,需要长期投入和坚持。
他表示AI不是在接下来一两年找到什么PMF(产品与市场匹配,而是接下来十到二十年如何改变世界

 

朱啸虎则认为现阶段大模型公司缺乏场景和数据,估值过高,更倾向于投资能快速商业化、变现的项目,并强调创业公司要控制成本、不要烧钱。

 

图片
这本质上是面向技术的理想主义者与面向商业的现实主义者的观点交锋,我称之为杨朱之辩”。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杨朱之辩”将以不同形式表现在中国科技创业每个角落,成为每个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而双方的后续表现,则给了这两种理念之争更加耐人寻味的结果。

 

被视作理想主义者的杨植麟被传通过出售个人股份套现数千万美元,而当众多一级投资人退场的时候,朱啸虎还在公开呼吁“别下牌桌”,成为行业当下少有的积极声音。

 

很多时候,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没法单独存在,更多时候是杂糅在一起,有的时候理想多一点,有的时候现实多一点。

 

回到本次事件,我能理解为什么起“我不投合成生物学”这样一个标题,这种拒斥的姿态,一定程度上收获了许多医药投资人的共鸣。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医药投资人,深耕创新药领域多年,热门ADC的有效载荷你倒背如流,国内TOP10医院的科室主任你都认识。

 

但近年来,创新药的生存空间肉眼可见的萎缩,悲观的情绪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一个治病救人的常青行业,怎么就沦落到这个地步。

 

图片

来源:越学习越贫穷
这个时候,关于合成生物的各种消息轮番轰炸,合成生物成为投委会领导们口中不能错过的风口,这意味着你又要针对一个新领域重新开始了。

 

许多投资人被迫关注合成生物,心中是有一口郁结之气的,但这股愤懑这并非是针对合成生物的。

 

现在合成生物的话题度这么高,不是件坏事。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了,各类问题摆出来公开讨论,对行业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

 

真理越辩越明,如今的舆论环境下,每一次公共领域的观点碰撞,都弥足珍贵。

 

 

—The End—